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世子很皮 > 第七百七十六章 檄文如箭,上兵伐谋

第七百七十六章 檄文如箭,上兵伐谋(2/2)

目录

下完令之后燕王用意味深长的微笑看着朱高炽道:“高炽,这此的正本清源讨逆檄文便由你来写,如何?”

话说到这个份上,朱高炽哪里还不明白他父王为了皇位的决心。回想北平保卫战的前前后后,朱高炽的内心之中不禁泛起丝丝寒意,在燕王的注视之下更是不敢怠慢,只得拱手领命。

很快这封燕王口述,朱高炽润色的《讨逆檄文》就制成上百份快马送往各地,头一句即是出自燕王的“君父之仇,不共戴天,匡扶社稷,正本清源”。此乃政治上的针锋相对,为了争取民意和进攻建业朝的法理依据,占据礼法道德上的制高点。

这第一句就想把天下诸王、臣民百姓和燕王府营造为同一阵营,隐隐指出大家与建业朝廷之间有着杀父之仇,明确无误的直言要为报君父报仇,晓谕普天下藩屏诸王,大小衙门官吏军民人等。

并且号召天下都司,各处卫所指挥官吏,“当思俺父皇恩养厚德,同心戮力,整尔士卒,砺尔戈矛,星驰前来,共行捕获叛贼父子,献俘于祖宗神明,令受非常之刑宪。上以正其君,下以安其民,使大明基业以永万世。”

洋洋洒洒,声气夺人,毫无顾忌,也毫不要脸面的指斥朱柏父子的“罪过”,使出了浑身解数,陆续赶制,以期让各地站到燕藩这边。

……

第二日清晨时分,燕王将麾下燕军步卒三十万尽皆交予朱高炽、朱高煦、丘福、顾成、陈珪、孟善、郑享、张辅等众将统帅,一路纳沿途降卒,南下抵御朱久炎的北上。

燕王自己则和张武、薛禄等人率麾下所有骑兵朝前直奔永平方向,追杀逃窜的李景隆,为北平军民百姓报仇雪恨。

燕王的算盘早就打好,南边是北上的朱久炎;北边有杨文把手松亭关,李景隆在燕地没地方可去,只能跑向西边的永平,投靠平安。

而占据永平平安军团则是燕军必须先拔除的,骑军速攻永平,然后回援朱高炽,与三十万步卒合力歼灭北上的朱久炎,这就是燕王接下来的计划。

这个计划跟先前消灭李景隆的计划大致相同,不同的却是实力已经反转,燕军现在有三十四万大军,而北上的朱久炎与朱权的联军只有十八万,燕军占有绝大优势!

而且朱高炽的智谋与朱高煦的勇力更是给予他十足的信心,朱久炎即便再厉害,也不可能打过他这两个最出色的儿子!

……

朱久炎的大军在占领了德州后,并没有停留,大军继续北进,目标直指沧州,与宁军会师。朱权虽然说出了八万宁军都归他指挥的话,但南军与宁军完全是两个作战风格,哪怕时间足够,也不能强行整合。

宁军以车、骑为主,行动如武将官正聚集一堂,商议对燕军的战役。

此时,朱久炎已经看到了燕王发出来“讨逆檄文”,对于这事已经不用他去想办法解决了,有杨士奇、夏原吉、金幼孜、解缙他们几个写的反击的文章已经发出去了无数份,各种各样,无数版本,换着花样在《大明国刊》上揭露燕王的自我打脸,以及其险恶用心与野心图谋。

当然孔家背书也是不能少的,有孔家的影响力在,无数的大儒跟过来摇旗呐喊,以笔为刀,以唇为箭,在舆论、道德、制高点上对着燕王轮番轰炸。

这种完全善恶分明的讨伐文章,其实是战争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,更是文人在温良恭俭让的写作生涯中少有的淋漓发挥。

文章好坏与影响力尚且不说,单说这数量与《大明国刊》的恐怖印刷能力,瞬间就把燕王府耗费不少时间赶制出来数百份所谓的“讨逆檄文”淹进了文海中。

《世子很皮》无错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!

喜欢世子很皮请大家收藏:世子很皮更新速度最快。div

世子很皮 </p>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