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故事会之清明(1/2)
清明雨丝
晨雾未散时,母亲已将青团装入竹篮。青艾的清香裹着豆沙的甜,在潮湿的空气里浮动,像是给清明这个日子蒙上了一层湿润的诗意。
老屋后的石阶泛着青苔的幽光,父亲用红漆描碑上的字,朱砂在晨光中艳得惊心。我蹲在坟前看蚂蚁搬运新土,突然想起去年此时,爷爷用枯枝在松软的坟头画小鸭子的模样。如今黄土已生新草,那些被雨水冲淡的印记,终究成了泥土里的秘密。
雨丝是在午后飘落的,像无数根透明的琴弦。我们撑着油纸伞走过田埂,青麦苗在雨中舒展叶片,远处的油菜花田泛着金色的涟漪。牧童的短笛声穿过雨帘,惊起几只白鹭,它们的翅膀掠过水面时,荡开一圈圈淡青色的愁绪。
傍晚时分,邻家阿婆送来艾草糍粑。她布满皱纹的手把艾草汁揉进糯米粉里,绿色的面团在掌心旋转,如同揉碎了整个春天的生机。";吃了清明粑,百病不上身。";她笑着说,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岁月沉淀的温柔。
入夜后,雨停了。月光漫过祠堂的飞檐,照在供桌上褪色的桃花纸幡上。那些被雨水打湿的记忆,在寂静中渐渐变得清晰:爷爷教我辨认艾草的清晨,母亲包粽子时粽叶的清香,还有清明雨里永远温热的亲情。
窗外,新抽的柳枝在夜风里轻轻摇晃,像是无数双温柔的手,抚摸着这个湿润而又充满希望的清明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