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频言情 > 芳明1128 > 第836章 高棉出兵

第836章 高棉出兵(2/2)

目录

他缓缓开口道:「朕昔日梦中得象神指路,谓我当守中土,慎交邻国。今若宋越一致,则可助我大吴哥固守南境。若明军当真非宋,朕自当为正统而战。」

「朕便为南天万国之正道,为中华正朔之秩序,讨贼立名!」

他举起象牙权杖,声如雷震:「传旨——命西方兵马大总管摩诃因达罗统十万象军,三万步卒,象队五万,明日启程,循占婆北上援越,誓与大越军共破明寇!」

左右齐声应道:「奉旨!」

他又侧首对万俟卨道:「万俟公为正朔之臣,识大体、明是非,朕愿延为随军参谋,观我高棉兵勇之威,待破明寇,再护万俟公北归江陵,朝见大宋官家,呈外藩忠于王事之意。」

万俟卨闻言大喜,拱手道:「外臣万死不辞!」

苏耶跋摩拍掌大笑,转身下令备酒:「今日两位远使联袂说明大义,我高棉虽远在南土,亦当为正道而战。来!朕以象骨酒敬两位,为三国同盟、共诛明寇,干杯!」

三方在殿中一同举杯,一场南洋风暴,自此成形。

是日,吴哥朝廷正式同意与大越国缔结军盟,派出兵象十万,随征舜燕北归,援助交趾抗击明军。高棉帝国的战旗,首次随着越军插上了南海之滨。

南洋风起,密林风声似号角,象群嘶鸣如雷霆。高棉帝国大军十万,自金边启程,兵分七路,自占城北境长驱直入,浩荡奔赴交趾。象蹄所过,山林震动;旌旗蔽日,南地惊魂。七路军团,皆为高棉国中雄帅所领,各部将旗号异、战法异,却皆为一战之志而动。

摩诃因达罗统率万象之首军,麾下象队两千,装甲精锐步卒六千,自占婆北境渡泗水,直趋乂安。交趾本军见象军锋锐无匹,遂开城招待。摩诃因达罗于城中立坛祀天,誓言「诛明贼,报南天」。

毗湿奴跋摩部善战林野,设伏于北山密林之间,与残余明军斥候激战。其象兵披树藤为甲、涂泥隐行,每当夜幕低垂,便如山鬼出没。

迦耶达罗素号「象军铁壁」,其部所驻象队训练最严,进退如一。

达摩跋提部女军善用火攻,象背装载投火器械。

因陀罗迦号称「猛象之父」,其坐骑象王「巴提摩罗」曾于林中力毙猛虎,其军声势赫赫。

悉陀婆罗虽年少,然以果敢著称。他麾下「象武青年军」皆年不满二十,却披甲如铜、进击如雷。

而此时,苏耶跋摩二世亲率亲卫象军三万,联同征舜燕所部越军一万二千,由富良江北道进抵谅州境。万俟卨则随行为军师,登高设帐,以宋式兵法为高棉诸军调度部署。大军阵前,苏耶跋摩亲与征舜燕议:「前锋可由我军象兵突阵,汝军掩其后以击退援敌;若明贼再至,吾象足可横扫其军营,断其退路。」

征舜燕冷静颔首,却亦言:「明军多智,有火器之利,须谨防其‘飞雷火箭’,象惊则乱,须速决。」

两军定策,会师谅山南麓,设下大阵。谅山守军甫经明军肃清,本未得喘息,突闻山南巨响连天,草木震动,犹如万兽齐奔。高棉象军如海潮汹涌而至,象鼻高举,战鼓如雷,瞬息间便踏破先头哨所,谅山新任守将罗闲十惊恐万分,急遣信使北召援军。

谅山堡头,倪从庆和梁拜明见敌军竟有万象如云,顿感形势不利,连夜商议是否应固守或暂退,并急报坐镇琼州的方梦华。就在此时,前方阵中高棉旗帜招展,苏耶跋摩二世披甲登象,大声喝道:「朕以南天正道之名,诛杀弑伦逆贼方氏,愿与交趾同心,共诛明寇!」

万象齐鸣,旌旗如海,一场跨国战争的天幕,已然拉开。

诗云:

金光殿上论礼法,万言惊座定乾坤。

象军北上援交趾,天下烽烟入南云。

万象入越应天声,七路风雷破野营。

谁知遥远高棉誓,与汝明军一决争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