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太祖后裔慷慨激昂,君士坦丁真真假假(中)(2/2)
“诸位,情况就是这样,我等如何行动,各位畅所欲言”
萧敌奴说道:“陛下,微臣以为,我国最大的敌人还是蒙古人,虽然彼等与大宋签订了盟约,但谁也不能保证成吉思汗利用这个机会突袭我国,故此,我国必须得到他们在北面集结的确切消息后再行动”
萧罗汉说道:“不然,我国疆域太过辽阔,若是在得到蒙古人集结的消息后再行动肯定来不及了,不过陛下一早就在阿勒坦、婆娑城修建了大城,并驻扎了重兵,以及能够满足大战所需的大量粮草补给”
婆娑城,后世巴里坤县。
“这两地特别是婆娑城距离蒙古部落以及西夏国都不远,不如继续增兵,时下除了婆娑城,我国在蒲类海周边还修建了几个小堡,每个小堡也能驻扎几千人,时下除了最东边的伊吾城驻有一千人,其余都只有几百人”
伊吾城,后世伊吾县。
“完全可以再进驻上万人”
“婆娑城周围靠近天山北麓的草场上也建有好几个大型骑兵营,时下也只有几千骑进驻,不如秘密增兵进入到那里”
“如何保密?”
“陛下,若是经天山北麓进入,恐怕保守不了秘密,不如从伊犁-高昌-哈密进入,高昌往北就是白水城,只要守住此城,就算有人想告密机会也很少,哈密东、南都是大沙漠,想要穿越沙漠去告密也很难”
律庆想了想,突然大笑起来。
众人都不解其意,律庆笑道:“我等都想多了,无论是经天山北麓还是经高昌,几万骑的调动都不能完全保密,眼下萧佛奴在婆娑城有一万五千精骑,而哈密只有五千步骑”
“不如这样,萧捕奴”
“末将在!”
“你率一万五千精骑前往哈密驻守,让哈密的守军退往周边小堡驻守,眼下各国局势都是紧张无比,我国加强边境重镇的防御也是理所当然”
“一旦有战事发生,朕则带着五万禁卫军从虎思斡耳朵出发,对了,期间禁卫军也可分一半前往伊犁城驻扎,律献忠、律效忠率领三万精骑前往即可”
“战事一起,律献忠、律效忠即可经天山南麓赶往哈密,届时哈密的驻军就会增加到四万五千,足以扫荡河西走廊一带了”
“此后朕再带着剩下两万禁卫军后进,或许等朕抵达瓜州时萧捕奴已经拿下了凉州”
“陛下,这么说婆娑城的守军不动?”
律庆点点头,“时下阿勒坦城、婆娑城加起来也有两万多骑,足以扼控金山-天山一线,至少能坚持到本土大军的到来,蒙古人也是无计可施”
“等朕的大军一到,前往河西走廊的便是六万五千大军,加上伏骞可从青唐城出动两万骑,若是倾巢出动的话,最多还可出动两万五千骑”
“这就是九万骑了,足以应付来自大宋、大金、西夏任何一方乃至联合势力的进攻”
萧敌奴说道:“就怕蒙古人假意要联合大宋进攻大金,暗地里给我等来一个瞒天过海之计”
律庆摇摇头,“不可能,对他们来说,经过野狐岭之役、辽东之役后,已经将金人的主力骑兵消耗殆尽,剩下来就是抢收果实的时候了,绝无可能在此时放弃到嘴的肥肉反而先进攻我们”
“成吉思汗显然是知道我国的厉害的,一旦惹恼了我国,他们莫说拿下大金了,蒙古人还能不能再大漠上立足就是一个问题,这一点,他不会不看到”
“朕估计,等赵与时回去后不久成吉思汗就会向我国派出使者”
赵无忌叹道:“可惜大辽故土还是要落到蒙古人手里”
一席话又让众人嗟叹起来,律庆笑道:“饭要一口口吃,时局也是千变万化,大战一起,蒙古人、大宋肯定都是倾尽全力,届时......”
萧罗汉眼睛一亮。
“微臣明白了,届时大草原就空了,我等便可趁虚而入!”
律庆未置可否,而是叹道:“朕终于领会到昔日光武帝的嗟叹了,所谓及得陇又望蜀,人心苦不足啊,我国东西跨度已经极大了,若是再将大辽故土纳入更是鞭长莫及”
“届时要不是稳守中原,便是稳守西域,只能守一个,若是处处布防多半两个都守不住,对了,罗马人的使者呢?”
赵无忌答道:“这几日微臣与那人作了长谈,这才知道罗马人那里也发生了变故”
“哦?”
“前不久,欧洲人的十字军在东征时顺便夺占了君士坦丁堡,并自称皇帝,君士坦丁堡的贵族四散奔逃,最后在海峡东边建立了一个甚尼西亚帝国,该国皇帝就是前君士坦丁堡皇帝的女婿”
“前来的使者并非来自君士坦丁堡,而是来自尼西亚”
“所为何来?”
“很简单,他们想与我国一起夹击鲁姆苏丹国,该国是以前塞尔柱帝国留在那里的总督后人所建”
“这就奇怪了,他们为何不联络花拉子模,反而巴巴地前来我国,难道他们不知晓中间还隔了一个花拉子模?”
“陛下,原因也很简单,尼西亚帝国夹在君士坦丁堡、鲁姆苏丹国、阿布尤苏丹国之间瑟瑟发抖,他既不能依靠一海之隔的君士坦丁堡,也不能依靠周围的伊教国度,得知我国是一个信仰景教的大国后这才赶紧派人过来了”
“哦?不如让他进来,先看看会具体说些什么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