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9章 四大盐商公子(1/2)
江显道:“父亲,今日是十五,现在儿子过去,也来不及了。”
“今日是十五?”
完了,每个月初一与十五,是青楼醉仙居做文艺比拼的日子,定一个主题,当晚比诗词,谱曲、或者绘画,夺魁者,头牌花魁当晚陪他饮酒。
“你快些去,头牌花魁不行,就安排其他花魁陪韩王殿下。”
醉仙居有四大花魁,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苏绾月,其他三位花魁,还有柳疏影、阮玉钗、江青柔。
…………
经历了前朝与当今大雍朝,扬州的蓬勃发展,商业中心、盐商聚集、经济的繁荣,这里也成为南派文化的一个中心。
盐商们、巨富附庸风雅,疯狂砸银子,支持文化、支持艺术,扬州画派诞生。
画家此时多以卖画为生,扬州画派产生了“扬州八怪”为核心,其艺术风格突破传统文人画的束缚,强调个性与创新,对后世中国写意画发展影响深远。
扬州作为大雍朝盐运枢纽和商业中心,盐商富贾云集,形成了强大的艺术消费市场。
盐商热衷收藏书画,为职业画家提供了生存空间。
盐商马曰琯、马曰璐兄弟不仅资助画家,还通过“行庵”等场所聚集文人雅士,成为艺术交流的核心。
土地兼并严重,贫富分化加剧,社会矛盾尖锐。画家们多为布衣或下层文人,通过作品抒发对现实的批判与不平之气。他们反对科举制度与正统画风的桎梏,主张“笔墨当随时代”。
扬州画派的核心成员虽以“八怪”为代称,但实际人数超过十余人。
石涛,主张“借古开今”,强调师法自然与个性表达,其晚年定居扬州,成为画派的精神领袖。山水画不拘成法,笔墨恣肆,作品如《弹指阁图》描绘扬州园林景致,兼具写实与写意。
高翔,山水与园林画,擅长以简淡笔墨表现扬州园林的幽静,如《弹指阁图》描绘文思和尚居所,构图疏朗,意境禅寂。
华喦,小写意花鸟,以青绿设色表现园林雅趣,细节精微而笔墨灵动。平民视角,出身贫寒,画作多表现民间生活,如《疏树归禽图轴》展现田园野趣。
边寿民,以大写意手法描绘芦雁动态,笔墨苍劲,意境萧疏。
陈撰,人称文人隐逸风骨,扬州八怪中唯一不以卖画为生的画家,擅梅花与山水,风格清雅超逸,如《梅花图轴》以淡墨晕染枝干,冷傲孤芳。
还有罗甹、郑边、高凤翰,金农、郑燮(郑板桥)、黄慎、李鳝、李方膺、汪士慎等等。
…………
醉仙居是一个四栋楼围着的一个大院子的建筑群。
东南西北四栋楼中间有水道围着,有四座小桥连接着楼宇,河道碧波荡漾。
中间有一个一丈多高的平台,平台五丈多宽,平时可做舞台,花魁或者舞姬、乐娘上去表演给宾客看。
醉仙居的妈妈给小胖子,安排了几个漂亮的歌姬。
陪韩王一起来醉仙居的有贾环、曹竹斋、马盛光、秦遇、柳湘莲,朱康留守家里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