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6章 当然想做师爷,但哪有门路?(2/2)
他吃饱之后,脸都懒得洗,直接往床上一躺,立马打呼噜。
韦春喜又琢磨一会儿,叹气,心想:只能这样办了。
她把钱拿给方哥儿,让他去帮忙进货。
该买啥,各买多少,她一样样地说。
方哥儿用纸和笔记下,然后拿着清单、怀揣钱袋,麻溜地出门去。
说来也奇怪,韦春喜在花钱买东西这种事上,更信任方哥儿,反而信不过亲儿子王洋。
王洋淡定地坐在桌旁吃早饭,丝毫没有要主动帮忙的意思。
不过,刚才韦春喜拿钱给方哥儿时,王洋忍不住看了好几眼,心里酸溜溜,暗忖:方哥儿不是咱家的人,却在这里白吃白喝。娘也真是的,这么多钱,直接给一个外人拿去花,不怕他偷偷贪下?
越想越恼火,他脸色阴沉,仿佛别人欠了他许多债一样。
这时,韦春喜一边干活,一边说:“洋洋,以后你打算去京城投靠你唐姑父,还是留在本地开个私塾,或者去官府做师爷?”
王洋心烦意乱,没好气地回答:“我当然想做师爷,但哪有门路?”
在这三个选择中,他觉得做师爷最好,相当于半个官儿,虽然头上没有官帽子,但手里有实权,既威风,又能捞油水。
比如,石师爷就是他的榜样,家中长辈在聊天时经常羡慕石师爷,这给他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至于更好的选择——考科举、做官……他也想过,甚至做过白日梦,但目前能力不足,不敢太丢人现眼。
韦春喜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,说:“乖宝的夫婿是县令,让他安排你做师爷,刚刚好,肥水不流外人田。”
“这事肯定不难,咱们去求求你姑奶奶就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