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美文同人 > 重生南宋,泼皮称帝传 > 第742章 燕山书院的规划

第742章 燕山书院的规划(2/2)

目录

胡湘听说后,好奇看了下他写的诗词。

是这样写的:

闲登高阁,叹兴亡满目,风烟尘土。画栋珠帘当日事,不见朝云暮雨。

秋水长天,落霞孤鹜,千载名如故。长空淡澹,去鸿嘹唳谁数。遥忆才子当年,如椽健笔,坐上题佳句。物换星移知几度,遗恨西山南浦。

往事悠悠,昔人安在,何处寻舞。长江东注,为谁流尽今古。

胡湘感觉是小题大做,便释放了他,并举荐他到秦皇港任燕山书院院长。

“高院长,现在有多少学生?”

“有二百名学生,”

“算数,物理天文也都要重视起来,有喜欢数学,物理的学生,家庭贫困的,书院要资助,书院内也要尽快成立女子学院,让女子也能读书明事理,”

胡湘对高永院长做了指示。

随后,又对秦皇港商务帮办宋河说,燕山书院还得要建造房子,不过在建就不能用黄泥土坯建造了。

要用条石做地基,墙要用纯青砖建造,用水泥勾缝。

图书馆也要重新建座。

图书馆的房子是特别重要的,那里是藏书,是知识文化的载体。

因此胡湘对图书馆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要打造百年建筑。

建筑占地面积不低于五百平方米。

地基要高,至少高出周围地势一米,砖混结构,砖的粘合不得用黄泥,要用砂浆(熟石灰和沙子混合的粘合材料),楼板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,建三层或者四层高。

宋河对胡湘的指示连连称赞,说那将成为流传千年的建筑,其实心里想是,你上嘴唇碰下嘴唇说的轻松,钱呢!钱呢!没有钱怎么建造。

胡湘又对绿化提出了要求,栽些松柏类的常绿针叶树。

午餐,胡湘对众人说,要在书院吃大锅饭菜,不要搞特殊。

书院只有伙房,没有食堂,吃饭时候,伙夫会把饭菜盛在铁盆里面,摆放在伙房门口的木桌子上。

学生端着大瓷碗,到伙房门口,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,打不同的饭菜。

今天的饭是稀米粥,盐水白菜,高粱窝头,咸萝卜片,煮鲅鱼。

打到饭菜后,就三三两两蹲在院中地上吃。

卫士给胡湘打了份饭菜,一碗稀米粥,一块咸箩卜,一条八两重鲅鱼,一个高粱面窝头。

比路遥写的《平凡的世界》里面,孙少平上高中时候,学校的的乙类伙食都好,要是白面馒头,那就比甲类伙食都好。

这都是渤海边不缺鱼,而且鲅鱼在秦皇港是最便宜的鱼,拖网捕捞的大部分海鱼是鲅鱼,因此便宜,渤海湾还有个地区就取名鲅鱼圈,就是因为鲅鱼产量多。海鱼价格对比是,小黄花鱼比鲅鱼贵,带鱼又比小黄花鱼贵。

因此在中国未进入改革开放的现代工业前,普通百姓的饮食好坏取决于人均资源占有量,人均占有资源多的古代,吃的方面未必比改革开放前差。

胡湘等人是不会蹲在院中吃的,都是在院长的办公室吃。

高永看着胡湘吃饭一点点的吃,应该是难以下咽,说道:“三公子,学生家普遍穷,伙房一直没做过好饭菜,也没有买过好菜,”

胡湘确实是难以下咽,尤其是鲅鱼,腥味大,“以后粮食充足了,要增加葱姜蒜的种植量,”

食材好不好吃,调料是关键,尤其是老姜,姜还是老的辣,才能很好的去腥。

其实胡湘吃不下去,是因为胡湘平时的饭菜都是滋味足,厨师都是千方百计的做的可口,这些粗糙的饭菜自然难以下咽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