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美文同人 > 开局获得无限进化 > 第481章 统帅榜上的词人(上)

第481章 统帅榜上的词人(上)(2/2)

目录

云雨珠帘画栋,笙歌雾鬓云鬟。

近来堪入画图看。

父老愿公欢。

甚拄笏悠然,朝来爽气,正尔相关。

难忘使君后日,便一花一草报平安。

与客携壶且醉,雁飞秋影江寒。

……

“哼,不过是一个词人,上过几次战场,竟位列统帅榜之中,本国公不服。”

“就是,一个词人而已,哪怕他修为高强,乱领兵打仗,统领大军的统帅能力,还得看我们。”

“说的没错……”

别说程咬金,他身边的尉迟敬德,还有诸多期盼自己榜中有名的人,都露出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。

他们这些人,大多数都没有排进统帅榜,即便排进了,也是在统帅榜的最下游,有很快就被踢出统帅榜的风险。

而辛弃疾,他不过是一个词人,竟然能排进统帅榜,排名虽然不高,但足够让他们嫉妒。

很多人都在想:你说说,你一个写词的,好好去写你的词呗!要这么厉害的统帅能力干什么?想跟我们抢饭吃吗?

这么想的人,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。

辛弃疾的统帅能力,以及他的个人武力,在华夏历史上都是一流的,被称为打仗最厉害的词人。

武能上马斩贼寇,文能横槊赋诗词,说的就是他。

辛弃疾以前不光是个词人,还是个高大魁梧、武艺超群、骁勇善战的将军。

在华夏历史中,辛弃疾出生时,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,他由祖父抚养长大。

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,却身在曹营心在汉,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,辛弃疾的祖父每日里背着辛家家训:烈日秋霜,忠肝义胆。

他希望有朝一日,能够收复中原。

只是辛弃疾那时太小,不明所以。

随着长大,辛弃疾不断亲眼目睹跟自己一样的汉人,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。

加上平日耳濡目染,辛弃疾把辛家祖训刻在了骨头里。

这一切,使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,报国雪耻的大志向。

有一天他祖父带着他逛街,刚好碰到金国首领路过,成排的车队,威风凛凛。

如果是普通孩子,也就张望张望,看看热闹。

但是,回头远远看着那个车队,年少的辛弃疾忽然悲从心起,怒目而向,紧紧攥起拳头恨恨道:“别嚣张,老子早晚弄死你!”

祖父听到他的豪言壮语,噗通一声就跪倒在地上,赶忙捂住小辛弃疾的嘴,颤声道:“孙子,这话可不敢瞎说哎!”

当时的辛弃疾不过十来岁,这一张口,喊出了华夏文人少有的霸气。

十四岁,英俊帅气的辛弃疾拜着名田园诗人刘瞻为师,得老师倾囊相授。

当时刘瞻曾问过辛弃疾长大后的志向,他回答说:“我不想做官,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,用剑灭尽天下的贼!”

刘瞻当时听了,大吃一惊。

辛弃疾不仅是这么说的,更是这么做的。

他平时不仅苦读兵书,还苦练身体。

这还不算,行军打仗要知彼知己,辛弃疾17岁时,就两次偷偷溜进燕山暗暗考察,仔细分析地形地貌。

这些,都为他日后写的着名军事论文美芹十论和九议做了良好铺垫。

绍兴三十一年,辛弃疾抓住了金兵南下侵宋的时机,在家乡拉起了一支二千多人的抗金起义军。

这支队伍的目标明确:但凡遇到金兵,一个不留!

同年,还有一位农民起义首领叫耿京,纠集了25万人的农民起义大军。

为了联合灭敌,辛弃疾放下了自身贵族的面子,加入了耿京的队伍,辛弃疾负责练兵。

可是,天有不测风云,某天夜里,耿京竟然被手下的一名义军将领张安国出卖,被敌人害了。

辛弃疾知道后,气血上涌,立即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:冲到金营,活捉叛徒张安国!

要知道,张安国那边的金兵至少有五万。

响应辛弃疾的人,却只有寥寥五十几人。

开局获得无限进化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