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.卷朱帘(2/2)
拿眼一觑,这边上的姑娘身形纤长,双眉如画,面如星月,漂亮得不似凡间女子。然则是谁?
再瞧了自己的娃一眼,看到二人当当然然、手牵着手正往门内走,王易心里一动,却有点忐忑不安起来。
王小夕坐在窗前,心里七上八下。
刚才一大早在母亲房中就坐,外头管事的曾妈妈进来禀告说,完颜叔叔家那个去青城修道的小郎君回来了,一家人高兴得什么似的,一会儿就要过来问安呢。
母亲听了也高兴得不得了,眼睛不断地朝自己觑。
不过,曾妈妈临出门却有意无意瞟了自己一眼,对母亲说:“那孩子这次一同来的还有个画儿一般的姑娘,也不知是他什么人。”
母亲顿时吃了一惊,脸上就有些变色,望着自己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外面传过来一阵喧闹,依稀是父亲大人在开怀大笑,还听到了一个仿仿佛佛熟悉的声音叫了声王伯伯,饱含深情和敬重。
这便是他了!虽然时隔五年,这声音已然有些成熟,不复当年的稚嫩,有了些许男儿的味道,但还是能听出来的!
王小夕只觉得心里有些“砰砰”直跳,站起来又坐下,坐下来又站起。外面春光正好,懒懒的日头隔了窗子照进来,让人有一种慵慵的感觉。
想了想,朝身旁的丫环碧儿努了努嘴角,那丫头立刻就明白了,走过去打开了窗子,把朱漆的帘子卷了起来。
隔窗望去,远远一派脉脉青山,有一只鸟儿在半空飞翔。
小夕心里想:怎么只有一只鸟在那里独自飞?不知它是否感到孤单?
叹了一叹,王小夕收回了视线,却看到了窗外花园之中,一株桃树已是果实累累。
青青的桃,有的已经隐隐地现出了些许红色。
小夕心里一紧,便想起了当日在这桃树之下,小桥流水之畔,和他一起玩耍的情景。
两人一起在家里的学堂读书,他那时固然已有些文采,却未必及得上自己。
记得那次就在这桃树之下,因了桃花盛开,树下流水淙淙,春日大好,自己一时来了兴致,给他出了个上联:魂遂流水声中去。
他抓耳挠腮,似乎要不成。但最后一拍脑瓜,对的却是:心由桃花梦里亲。
虽然那时候自己还小,但偶尔听母亲大人隐隐约约的意思,迟早便要将自己许了这小郎君,心里却已经有些明白那意味着什么。
当时他这联,也算不得工整,却实在对到了自己心里去,从此再也不曾忘记。
他去青城以后,窗外桃花,开了又谢,谢了再开,这已经过了五个年头。
总是有些媒婆提了大包小包,神神秘秘地往家里跑,被自己一一拒绝。父亲和母亲拗不过,知了自己心意,这几年也就不再问了。
碧儿丫头絮叨了几回,说某某家的又遣了媒人上门,却被母亲叹着气打发了出去。
是的,寻常的男子我不嫁!我便要等他回来。在桃花再次盛开的时候,在这流水小桥之畔,和他吟诗作对。
而后相敬如宾,红袖添香,举案齐眉!